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分析
一、变电站设备状态检修概念
变电站设备状态检修是指在对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的基础上,根据监测和分析的结果,对输变电设备在时间和方法上进行合理的检修。状态检修是一种先进的设备运行管理方式,它不仅仅包含对某一设备的状态监测、故障诊断、检修决策等基本技术,还要求电力企业为适应技术的发展而施行对应的管理体制。状态检修具有及时处理设备隐患、克服定期检修的盲目性、减少人力投入等优点,从而提高了设备检修过程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,加强了设备的综合分析和精细化管理,从而**限度延长了设备的寿命,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,大大降低了检修
二、变电站设备状态检修必要性
开展状态检修,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虑:一是满足提高可靠性的要求。目前的预防性检修试验工 作是按照春检安排的,由于春季是用电高峰的开始以及试验设备量大,所以仅预防性检修工作就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很大,如果再加上工程施工和事故引起的可靠性 下降,显然难以实现逐步提高可靠性的要求。二是设备的健康状况比以往的情况有了较大的改观。如果**按照当时的规程进行春检,不管设备的状态如何,只要到 期就修,不仅加重了现场的劳动强度,而且对设备的健康、供电的可靠性和人身的安全未必有好处。只有根据设备状态进行检修才能提高设备的检修质量和效率,达到保证系统安全的目的。
三、变电站设备状态检修内容
变电站设备的状态检修包括多项内容,在技术方面,其核心主要涉及设备的状态监测、设备的故障诊断以及设备的状态预测。
(1)变电设备的状态监测
变电设备的状态监测主要有在线监测、离线监测以及定期解体点检三个方面。
在线监测就是通过变电企业的数据采集系统、信息管理系统、分散控制系统等,通过监测设备在线显示各变电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状态参数,以达到对设备的时时监控,随时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;离线监测是对变电设备定期不定期的通过振动监测仪、油液分析仪、超声波检漏仪等监测设备对变电设备运行参数进行提取;定期解体点检是指在变电设备大修、小修、运行低谷、停运等情况下,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工艺,对设备解体,检测设备的使用情况,了解设备的变化。
(2)变电设备的故障诊断
在变电设备的状态故障诊断时,常见的诊断技术有两种:一种是比较法,另一种是综合法。
比较法是通过一些诊断技术,如振动诊断、噪音诊断、射线诊断、污染诊断等,将所得出的数据或结果与设备历年或者次年的结果进行比较,如果没有显著差异,则说明设备不存在缺陷;将结果与同一类型设备进行比较,在相同运行和环境条件下,结果如果存在差异,则说明设备存在问题。比较法对设备的诊断较为基本,结果具有模糊性。
综合法诊断是一项系统诊断方法,诊断前需要做大量的数据收集工作,包括在线监测系统提供的大量数据,如变压器的绝缘情况、变压器油色谱情况、变压器运行的温度、负荷情况,开关类设备检测结果,对设备的离线采集数据,并归纳总结设备运行信息。将这些收集整理的数据与基于知识的专家系统知识库进行匹配,从而得出诊断结果。除了基于知识的智能诊断系统外,还有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智能诊断,人工神经网络智能诊断又分为多种,但这些诊断技术多用于发电、继电设备当中,对于变电设备的故障诊断,较多的是基于知识的职能诊断系统。
(3)变电设备的状态预测
变电设备的状态预测是对变电设备状态特征向量的一种预报,可以根据设备运行情况和实际需要来设定设备的报警阀值,从而对设备运行情况实施即时监测,并预测一段时间内设备运行状态的趋势走向。
变电设备的状态预测模型较多,有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状态预测、基于BP神经网络的状态预测等。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状态预测因其仅用于短期预测、机械磨损较理想,因而对断路器等设备更为重要。相对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状态预测,基于BP神经网络的状态预测具有良好的拟合精度,泛化能力和适用性强等优点,能很好的处理和挖掘信息数据,有效跟踪环境的变化,且具有很强的容错能力,在变电设备的状态预测中有很好的使用价值。、
四、结语
通过状态检修减少了大量的停电检修和带电检修工作量,减少了发生人身事故的机率。由于计划检修时间比较集中,在2~3个月的时间内进行,有时每天都有停电检修,工人很疲劳,在实际工作中,发生人身事故的险情在系统内时有发生。状态检修由于减少了停电次数,减少了变配电设备操作,从而减 少了变配电误操作的机率,对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十分有利。